政府需要我们做什么——新时代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03
缪力
中华女性公益慈善典范“十大女性公益推动者”。
中国文联原办公厅巡视员、文艺家权益保护办公室主任(正局级)、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社会组织评估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缪老师从国家社会组织的现状及对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两个主要方面向大家做了《我国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专题报告。
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与作用
缪老师先从社会组织的概念导入,继而介绍了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服务中的特殊作用: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基本的公共服务和企业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之间利用捐赠的社会资源供给,提供个性化的非盈利的社会需求的第三种势力。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这回组织的发展历程,社会组织的性质(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民间性、非赢利性、互益性)、以及我国慈善法实施以来的十大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探索社会创新、推动公共政策、培育公益生态、反哺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组织在参与扶贫、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建议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大爱的情怀,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用市场化的运营手段,使我们的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能持续的发展。我们既要有公益的情怀,又要有市场的思维,只有在“公益+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以跨界、1+1>2的服务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协会越办越好。
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缪老师向大家抛出了3个问题:
我们能做什么?
社会需求是什么?
政府需要我们做什么?
她结合个人在慈善事业、社会组织中的工作经历,以“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社会组织的相关要求为指引,就如何使我协会在社会组织有所作为提供了参考建议:
01 党中央和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时代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春天到来了。
02 我们需要将国家社会治理的方针正常凝练为自己具有特色的宗旨和业务活动,并形成完整的组织章程。
03 按照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规律,把社会组织法人治理体系建设好,要聘请专职且专业的工作人员运作,依法依规规范经营。
此外,缪老师认为,实现社会组织的科学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坚持公益性原则
遵守法制化原则
实行项目制原则
秉持公开透明原则
坚持创新性原则
开展第三方评估原则
并结合实际案例做了详细解读,总之要实现专业化管理。缪老师对我协会这5年来的发展给予高度的肯定,特别指出我协会的特色项目“缘起浙里”非常具有创新性、服务性,可以着力打造成为拳头产品,并为我协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专业化建设:
按照符合社会公益发展的要求来实现专业化,坚持党建引领。
2、规范化管理:
按照我们自身组织规律的发展要求实现我们的规范化管理。
从而实现我们社会组织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最后,缪老师借泰戈尔的名言“指责别人最容易、认知自己最难、爱最伟大”号召我们为公益事业这项人类爱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共同努力奋斗。也祝愿我们协会发展越来越好!